• 首页
  • 排行榜
  • 标签
  • 我的收藏
  • 朋友圈
  • 分享
  • 联系我们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茶经壶典

所属分类: 一壶春秋 茶经壶典

本版主题: 15

今日更新: 0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茶文化、茶史、茶事、茶俗讨论区。
发布新主题
  • 2022年放假时间安排
  • 粤港澳大湾区
  • 早期水平壶
  • “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走了千年的茶马路
  • 紫砂一廠與廠壺簡述(轉)
  • 關於荊溪姓製之說明(轉)

“禅茶”与“茶禅”

0 / 9159
admin 发表于 2017-9-10 21: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jpg

(茶道十三图第一道:行茶注点,如人饮水,各有异趣)

禅茶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使更多的茶人思考中国禅茶文化的内涵,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方向。日本京都学派哲学家久松真一的学生仓泽行洋教授也对禅茶提出看法:“茶道”是“从心到茶的修行”和“从茶到心的修行”二者的总称,之间的过程即是道。

02.jpg

(茶道十三图第二道:温壶,茶欲展香必先温壶,作为行茶前的暖身动作。热水可在壶内停留片刻,同时可进行赏茶)

所以,我们可以说,茶道是禅的化身,是一种新型的修禅方式。禅茶是一味的,既是一味,就不存在“禅茶一味”还是“茶禅一味”之分。只有将学术、禅、茶三位一体,完成从心到禅,从心到茶的实践,通过茶的世界,达到禅境,再由禅境到达更高远的茶境。

03.jpg

(茶道十三图第三道:赏茶,从观赏茶叶的外形,进而期待茶汤,是引导客人走入茶人预构情境的必要流程)

事实上“禅茶”与“茶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禅茶”就是一种概念茶;而“茶禅”是各人与茶之间活动而进行的禅修,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精神。

04.jpg

(茶道十三图第四道:温盅,壶水可直接温盅,应专注于每一环节的注水倾汤,当做指尖运气的练习)

茶文化由三个层面组成,那就是满足生存需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层面、满足生活需要的“琴棋书画诗酒茶”层面,以及满足生命需要的“茶禅一味”层面。如果说满足生存需要的茶是物质的,满足生活需要的茶是文化的,那满足生命需要的茶就是精神的。

05.jpg

(茶道十三图第五道:温杯,夏天温盅的水可利用以暖杯,冬天则可分别预热。待茶出汤前再将杯中之水倾出,有利聚香)

发展禅茶文化,就是通过探索人与茶的关系,提炼茶饮之精神,为茶文化提纲挈领,为更多的人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喝茶的理由,从而带动茶产品的消费,促进茶产业的发展,提升茶产业的附加值。同时,以茶为媒,通过茶为国饮的普及性、禅与茶的融合性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

06.jpg

(茶道十三图第六道:纳茶,球形或体积小的茶可直接经茶则入壶,膨松或条形茶则可借助茶匙,先往后松茶再推前。若茶则太小,可把茶则当滑溜梯,边转动茶仓边溜茶。唯茶则不应停靠在壶口,恐沾湿)

若以禅入茶,茶有了禅,就增加文化含量,增加精神属性,茶就有了质的飞跃;以茶入禅,禅有了茶,就增加生活品味,丰富生活的内涵,禅就更有实用性了。

07.jpg

(茶道十三图第七道:注汤,水应煮沸再依茶类需要而降温,烧水壶点注时可注意由低注点再直线拉高,待水满至壶约七八分时,再压低以断水,如书法的提笔与按笔,点注时指尖应自然运气。气压低闷时壶小不易展茶,可做淋壶追热的动作,先循壶外圈后往内圈淋,或右手从五点钟方向运水切入)

“禅”进入茶,让不懂禅的世人,喝了茶感受到禅的奥妙,对禅会有更深的认识!“茶”进入禅,让喝茶的禅者,体验到茶的深邃,顿悟坐禅修行不如“吃茶去”,也能明心见性!不过,茶非茶,禅非禅;茶还是茶,禅还是禅。

08.jpg

(茶道十三图第八道:候汤,壶是茶修行的道场,一如面对结跏趺坐的行者,应避免心浮气躁,干扰茶汤的气场。茶人在候汤的片刻可目视壶而作观想,心定神闲)

就普罗大众来讨论“禅茶”还是“茶禅”;“禅茶一味”还是“茶禅一味”,必须正本清源,“茶禅”是动名词,所指是喝茶修行的活动;“禅茶”是专有名词,是作为喝茶的某种境界茶。

09.jpg

(茶道十三图第九道:出汤,倾壶瞬间应如跳水员腾空一跃之势,可先放开壶盖,到一定角度在扣紧,然后九十度角垂直手腕,放松手臂,待茶汤几近倾出,再做个回壶的动作将剩余茶汤尽出,避免久浸苦涩)

而“禅茶一味”还是“茶禅一味”,就概念来说是相同;但,要先理解禅字的含义,这个“禅”是禅修的禅,还是禅宗的禅。禅者用“禅茶一味”,茶人取“茶禅一味”,各取所需。

10.jpg

(茶道十三图第十道:分茶,斟茶时需注意茶盅角度,流口的中心点微微朝内,便于控制汤流。利用拇指与中指力量运转茶盅,使茶汤一如橄榄油的滑度落下)

真正的茶味是脱离了香气、滋味、色泽、气韵之四相,而佛家更是提出要破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11.jpg

(茶道十三图第十一道:传杯,浅托能突出杯身线条,但不易将杯托起,可利用手的虎口靠着杯身角度将茶传送出去,并注意此刻杯身是否呈水平状,避免茶汤溅出)

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茶禅一味。禅文化具体体现在于茶。文章中禅语有:有人生三味。日本某僧《煎茶训》:“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


12.jpg

(茶道十三图第十二道:去渣,当茶汤高潮退去渐趋平淡时,应适时停下。观赏叶底是主人向茶做的最后致敬,一如送行者的姿态,庄严感怀)

说得真是深刻,这不正是人生过程的写照么?

13.jpg

(茶道十三图第十三道:清壶,去渣后以热水涤荡壶体,并借水之旋力将茶末瞬间倾出。食指扣入鋬内,以中指与拇指运转壶身,唯壶嘴应微微朝上,避免碰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